周吉然,湖北省鹤峰鑫农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大家公认“茶人”,多年来,带领企业精诚经营、滚动发展、走出国门,创下湖北茶叶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农民兴办基地、村企共建、让利于民,建成湖北产业扶贫新样板,公司创新的“161”扶贫模式被大力推广。2016年1月周吉然被中央文明办评选为“中国好人”。今年10月,湖北省鹤峰鑫农茶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
一、荒山掘金,建出万亩茶海
1992年,周吉然看准生态有机茶的市场前景和茶叶产业化的辐射效应,决心自己建设茶叶生产基地,经过反复踏勘,他把目光瞄准了不毛之地——木耳山。
当时的木耳山是一片荒山野岭,方圆十公里没有人烟,是典型的穷乡僻壤。当年,周吉然就带领300名乡亲像改造南泥湾一样,历时2年修通了出山的简易公路,开垦了6000余亩荒山,播下了茶海新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木耳山已变成万亩“茶海”,发展成为全国连片规模最大的生态有机茶叶基地,有“世界茶谷”的美称,山上风景如画、游人如织,2015年被评为“中国30座最美茶园”之一。在木耳山基地规模效应的带动下,鹤峰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建成了35万亩茶园,被誉为“湖北茶叶第一县”,茶叶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生命产业。
二、易地搬迁,造福八方贫民
1996年,木耳山茶园渐次进入了采摘期,谁来进行茶园采摘管理,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周吉然创新提出了“基地产业移民扶贫”的新思路,将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地方特困户,异地搬迁到木耳山基地,从事茶叶产业脱贫。
随后的时间,周吉然通过不断地给贫困户讲政策、说好处、谈发展,陆续将大山深处的68户338人搬迁到木耳山。来到木耳山后,周吉然为他们免费分配了茶园,同时配套修路通水、通电通网、建房办厂,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并积极推行移民自治。
如今,木耳山移民们仅茶叶采摘一项年人平收入就超过2万元,实现了家家脱贫、户户致富。基地先后吸引了五万多名茶叶专家及从业者、扶贫工作者参观学习,被誉为茶叶基地开发和扶贫搬迁的活教材、活标本,在中国近代茶业史和扶贫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不忘初心,勇当扶贫先锋
习总书记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后,周吉然积极响应号召,始终牢记“不忘初心、永跟党走,兴业一隅、致富一方”的人生信条,投身到精准扶贫的主战场,豪迈表态“承担走马镇33个村1379户5067人的产业扶贫任务”。
扶贫初期,为精准施策,周吉然带领企业一班人走村入户摸底调查,按“因村制宜、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思路,探索制定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加工厂、大户、电商、就业)+农户”的“161+”产业扶贫模式,以茶叶为依托,实行茶旅、茶商深度融合,实施产业扶贫。
据统计,鑫农茶业有限公司3年来累计投资2362万元,在走马、铁炉、五里等乡镇新发展生态茶叶基地5万亩、水果基地2000亩;领办和扶持专业合作社8家;联系茶叶加工厂50家;新建或扶持茶叶加工厂28家、扶持种植或养殖大户10户;建立O2O电商平台,实行农产品“买”“卖”天下;解决贫困就业人口179人,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参与度,拓宽了贫困户的脱贫路径,促使1029户贫困户在2016年提前脱贫。
周吉然始终坚持贫困户“富口袋”和“富脑袋”并重理念,重点针对一部分不肯干、不愿干的贫困户,实行“扶智”工程,采取“典型引路”“高管督促”“定向激励”的措施,以脱贫先进典型鼓舞他们,企业员工帮扶他们,定额补助激励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摒弃“等靠要”的陋习,点燃早日脱贫的激情;同时,他建立乡村文化广场,资助乡村“最美”评选,推行景区垃圾义务收集处理,累计投入85.5万元开展脱贫技能和素质提升培训,引导和培育贫困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迈进;致力茶旅结合,积极促进世界茶谷生态休闲走廊建设,推广和传承土家茶文化,使茶文化在鹤峰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四、乐善好施,回报父老乡亲
扶贫之外,周吉然还乐善好施,哪家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自2013年以来,他先后拿出97.3万元救助14户因学、因病或因灾致贫的贫困户;为三个重点贫困村添置了办公设备;救助公司的贫困职工;为19家困难户硬化入户路、硬化晒场、建房屋保坎,改善其居住条件;为走马村镇服务中心捐赠高空作业车一台……
周吉然艰苦创业的历程、真诚扶贫的情怀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心系国家、心系百姓的崇高品德。对于未来,周吉然表示,他将以更加振奋地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矢志不渝地承担社会责任,贫困户不脱贫,帮扶措施不脱钩,力推鹤峰整县“摘帽”、竞进小康,为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