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双螺旋效应下自组织型网络 社群统战工作探究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8-08-09 09:20:34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强调要加强思想引导,创新工作方法,更多地借助各类联谊组织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社会交往中的网络化特点突出,社会动员能力强。许多人在社会交往上通常以“小圈子”为主,形成了一个个认同度较高的“自组织”,以及各种形式的“自媒体联盟”。这种“小圈子”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引导得好是正能量,促进凝聚共同价值观,引导不好,会形成破坏力。统战工作对这些“自组织”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创新思考引导他们与党和国家构建最大同心圆。
 
  一、 自组织型网络社群的产生动因和特征
 
  ( 一)自组织型网络社群产生的动因
 
  1、新媒介工具赋予可能性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说明了媒介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他认为媒介是人类传播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讯息”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和它所开创的可能性、带来的社会变革。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更是离不开媒介,媒介的发展不断创新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媒介环境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互联网提供了一种社会化、个人化、交互性、参与性更强的媒介环境,赋予了个人更多的媒介近用权。社交媒体这一新的媒介工具重构了人们彼此之间的连接方式,赋予了社会连接更多的可能性,也就为自组织型网络社群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从沉默到分享的受众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多样性增加,个人的性格特点、环境氛围以及教育背景等不同,受众的主动性有不同的表现,更多的受众由传统媒介环境中的“沉默的螺旋”中跳出,转换为更为一种“积极螺旋”,他们主动地接受信息、理解信息。主动分享是积极受众主要的表现方式,提升了基于兴趣等因素产生的自组织型网络社群的用户粘度
 
  3、小范围自主连接的社会环境
 
  社会化网络结构的节点在慢慢地增多,网络规模在不断扩大。整体来看,社会网络提供了一种松散但极其便利的连接方式。各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不再受到技术层面的限制,而更多的根据主观兴趣等因素高灵活性聚合,“朋友的朋友”式的交往不断延伸整个社会化网络,形成小范围紧密连接的社会。网络连接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交叉度越来越高,经常会发出“这个世界真小”的感叹。各类社会生活已经变成了一个个社群场景,在这种场景中,大部分的节点彼此并不相连,但经过少数几步就可联系起来。
 
  由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网络连接的加强使得松散的网络群体形成组织,并通过协作发挥着力量。共同的目标、利益、兴趣爱好等因素加上网络连接的频繁度和持续性使自组织型网络社群大量涌现。相较于传统的社交场景,网络的联系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障碍。各类网络社交媒体都提供好友动态信息聚合的服务,使得受众在不多的闲暇时间内,用“眼角的余光”就可以注意到更多人的存在,连接到更多的信息。虽然这种沟通联系不那么紧密,但是却更具有便捷性、持续性及不可预知性。
 
  (二)自组织型网络社群的特征
 
  新的媒介环境赋予了网络自组织社群更加便利的产生条件,个性凸显的网络用户是自组织型网络社群的主要成员,相对与传统社群来说,自组织型网络社群具有鲜明的特点:
 
  1、自发形成与行为随意性。
 
  互联网让社会关系扁平化,大众获得了更多发声的权利和机会,在去权威的环境下,各类基于互联网的社群从无到有再到发展都极少需要审批等手续限制,完全由网民根据一定的规则自主成立和发展。因此,自组织型网络社群的形式、运作等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种非正式一方面促进了自组织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组织内部也并不稳定,存在较大的组织行为随意性。
 
  2、自愿基础与非盈利性。
 
  自组织型网络社群的成员多是出于兴趣、志向等因素而自愿聚合到一起,往往不以盈利为目的。这种自组织聚合的动机归因于“自治”与“认同感”,自治指的是自己决定自己做什么事,自己安排自己的任务,认同感指自己在社群中能够通过言论或其他行为获得群内的认同甚至赞赏,从而产生自豪感。通常自组织型网络社群是由业余爱好者们成立的,他们寻求的是自我心理的满足与个人身份认同,在与自己爱好相同的组织中得到归属感。
 
  3、内容多样与非平衡性。
 
  目前,自组织型网络社群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社群主题上涉及娱乐、教育、科技、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以贴吧为核心的明星粉丝阵营、网络教育课堂、微信代购群等等。作为虚拟网络社区,开放与共享是网络的基本特点,自组织型网络社群始终与外界保持着通畅的信息流动和交换,保持着一种非平衡态。
 
  4、扁平化与多中心性。
 
  现实生活中,行动者在进行互动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特定社会的烙印,社会中所存在的具体结构、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制度不可避免地对行为产生影响。然而,互联网的匿名性和虚拟性,营造了一种类似“他人的不在场”的环境,使现实社会生活中互动所要求的规范、风俗和习惯不再那么显著。传统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权威在互联网上被明显弱化。网络空间不再是一个以某个中心为原点的“放射性”联系的层级空间,而是“处处皆中心”或“去中心”的扁平化社会空间,按照这种空间逻辑运行的自组织型网络社群呈现出“社会自由参与”与“公共领域建设”的思潮。这些给传统统战工作提出了极大挑战。
 
  5、自组织型网络社群的政治参与特征
 
  互联网为一般大众提供了政治参与的便利途径,而多数自组织型网络社群具有很强的政治参与意愿,这些网络社群的政治参与活动继承了以往的传统政治参与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网络社群的政治参与在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参与内容等方面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具有积极性、隐蔽性、便捷性、无序性。无序性特征对自组织型网络社群的政治参与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群在参与过程中不完全认同、甚至完全不认同现有的政治权威,不遵守宪法和法律设定的政治秩序;二是社群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容易受到未经核实的多信源的干扰,缺乏独立做出价值判断的理性;第三是社群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往往超出其能力所及,参与力度超出社会承受力和制度供给的范畴。
 
  自组织型网络社群政治参与的便捷、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