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25-07-25 10:19:57 【阅读 】
秉初心,愿赴他乡绘彩卷;经两载,已将果味润书香。2023年7月以来,省委统战部驻救师口村工作队按照“帮村带镇联县”工作要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初心践行使命,以匠心发展产业,以恒心改善环境,以真心服务群众,书写了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强堡垒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驻村工作队坚持抓党建促振兴,以努力锤炼一支有情怀、有党性、有活力、想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为目标,利用支部主题党日、周工作例会等,强化理论学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导成立村党总支,规范议事程序,制定年度工作项目责任清单,与村“两委”大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监督做好村集体“三资”管理。举办省直统战系统驻点村乡村振兴培训班2期,开展汉绣、电商及农业技能等各类培训16场,组织到恩施、黄冈等地考察学习,培训省直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及农技骨干等1050人次,支部战斗力、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有效增强。驻村工作队和支部班子齐心合力,在高铁征迁一线攻坚克难,30天完成380亩土地、24栋房屋征迁任务,高效保障高铁项目顺利开工。2024年救师口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0万元,较上年增幅40%,获全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
因地制宜兴产业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是关键。2023年7月,面对村里“葡萄徒长叶不结果,金银花收益抵不过工钱”的产业困局,驻村工作队入户问计,发现30亩梨树虽然首次挂果仅2000斤,但绝佳的口感让人赞不绝口。随即确定以梨产业为突破口做优做强,带领村干部及技术骨干赴梨苗基地、示范基地调研取经,以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撑,深入田间地头狠抓技术培管,实现2024年梨产量突破4万斤,为村集体创收15万元。为进一步扩大梨产业优势特色农业规模,协调民建省委会、省职教社、宜昌市委统战部等帮扶资金20余万元,扩种梨树130亩;为解决抗旱和水果储藏问题,实现高产稳产、保质保收,协调国网资金40余万元建成智慧农业滴灌系统和300平方米冷库;邀请专业团队设计梨盒包装和周边文创,打造“一颗好梨 一份好礼”品牌形象;倡导部机关、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机关、省直统战系统单位、新华保险湖北分公司等开展消费帮扶10万余元,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
提升环境美乡村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紧紧围绕“全新长阳”发展定位,紧紧抓住长阳东站双高铁重大机遇,研究制定《救师口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设计(2024-2035)》,坚持项目化推进、清单化实施,绘就了和美乡村建设蓝图。协调省民族资金50万元建设“四好”农村路,建成民族特色村标;协调光彩事业资金60万元拓宽三个村产业路,让山货出山更便捷、群众出行更畅快;协调省侨商协会资金20万元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升级,党员学习教育有了高清大屏,群众文娱活动有了冬暖夏凉的室内场所;协调省佛教协会资金15万元建设生态拦沙坝,投入6万余元沿河岸边种植樱花树及月季花带等,打造水清岸绿生态新姿。救师口村“一心两带三区”的发展轮廓正逐步呈现。
同心聚力惠民生
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协调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省新联会等帮扶资金90万元,新建成200KWP光伏电站,与原电站一起为村集体经济带来30万元年均收入,每年为25个公益岗位提供10万元的收入,投入救急救灾救难、助学助困6万元,为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提供坚实保障;建立监测户结对帮扶机制,协调省黄埔同学会等帮扶资金3万余元慰问困难群众,坚持每月走访、一户一策,7户监测户全部解除返贫风险;牢记群众之事无小事,做到有求必应,两年来解决房屋漏水等实际困难15件,化解宅基地等矛盾纠纷5起,用真情和脚步丈量民情、温暖民心。发挥统战优势,在长阳乡镇开展“民主党派同心服务乡村行”、“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两岸同心”红十字义诊等活动,共送医送药下乡10余批次,共发放药品累计40余万元,惠及7个乡镇3000余名群众;开展“香港黄廷方奖学金”、“董妈妈基金”、“爱心妈妈”、“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省知联会助学等活动,向长阳职教中心、中小学等捐赠物资、捐助奖学金等共计200余万元。协调省海联会资金50万元建成面积170平米少年儿童书馆,倡导部机关、省台联、党派行管办等捐赠价值10万余元1万余册图书,用书香浸润童心,助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