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至30日,宜昌市组织7个县市区民宗局和部分村(社区)负责人,前往6个信教群众较集中的村(社区)开展互观互学互检互促活动。村(社区)之间相互观摩工作,相互学习经验,相互查找短板,相互促进工作。这是宜昌市积极探索村(社区)基层宗教工作的又一项创新举措。
近年来,宜昌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村(社区)基层宗教工作创新示范建设,突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认真谋划出实招,创新做好村级宗教工作。
一是落实工作队伍。落实村级宗教工作第一责任人及联络员。在村级两委班子中,确定一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属地宗教工作、一名村(社区)干部为宗教工作联络员,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同时,在一些面积较大、信众较多的村(社区),将村民小组长、网格员、楼栋长作为宗教工作联络员,建立一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有效管用的宗教工作信息员队伍。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明确情报信息职责,全面了解掌握并及时报告本地宗教方面的重要情况重要问题,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报告。明确引导服务职责,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针对老弱病残群众建立关爱救助制度,做到有事要到场、生病要探望、有灾要互帮,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通过关怀产生亲和力、増强村级组织疑聚力。明确治安保卫职责,及时主动介入、依法依规调处涉及宗教的一般性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和治安防范工作。
三是建强基层组织。强化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村级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形成远离迷信邪教、崇尚科学精神的社会氛围,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强化村级组织的组织力,坚持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相统一,在强化政治引领中优化服务,在强化服务中优化政治引领,引导群众听党化话、感党恩、跟党走。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信息报送制度,督促村级至少每季度报告一次宗教方面动态情况,重要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各县市区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建立定期检查机制,把重点村(社区)的宗教工作纳入每季度开展检查调研的重点内容。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保障村级宗教工作经费,同时对宗教工作任务重、措施实、成效好的村(社区)给予资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