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战新闻 > 统战微信 >

【统战工作】2016我市工商联亮点工作回顾,快来一起瞧瞧~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6-12-19 09:07:13 【阅读

来源:荆楚统战      字体: 【大】 【中】 【小】
     2016年,市工商联在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的具体指导下,围绕孝感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结合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突出“两个健康”主题,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四信”、提升“四气”,创新推动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坚定信念,提升浩气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建、工商联界别联组会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经济健康发展与人士健康成长、新型政商等重要关系,传递明确导向,回应思想关切,体现了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殷切关怀和厚望。市工商联顺势而为,以下三个方面为抓手,推动市非公经济统战工作。
 
  一抓学习“补钙”
 
  3月份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开展“三学”活动,即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统战工作条例、学工商联章程,把统战新声音传达到非公经济人士中。组织各类活动100余次,培训2.5万人/次,提升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素质。
 
  二是抓年轻一代
 
  今年6月中旬,市工商联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在厦门举办民营企业发展专题培训班,组织74名民营企业家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引导我市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创二代”企业家,充分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下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高依法经营的意识,营造企业法治文化氛围,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立志与党委政府决策同频共振。我们顺势而为,今年11月初,成立了“孝感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搭建了青年创新创业的平台。
 
  三抓警示教育
 
  市工商联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收听收看各类警示教育片结合起来,在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触交往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亲”“清”二字要求处理政商关系,坦荡真诚,靠前服务。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增加信任,激发勇气
 
  市工商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勇气和激情。去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千名干部进千企、优质服务促发展”和“优质服务办成事、创新创业干成事”活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调整结构、提质增效,增强市场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开展应急服务
 
  针对企业在经营中反映的,如项目申报、融资、用工、土地等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从快解决。有难度的通过参政议政等渠道提请各级党委政府解决。
 
  实施搭桥服务
 
  近三年来,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420多家企业参加省、市、县组织的经贸交流活动70多场(次),仅去年回归落地项目就有400多个。
 
  提供长效服务
 
  通过律师服务团、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等方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如成立市律师服务团,制定工作手册,颁发聘书,开展《法律服务行》活动,召开“做守法诚信企业”座谈会,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今年上半年,市工商联及律师服务团为非公企业调解处置纠纷30余起,提升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新创业的勇气。
 
  倍增信心,固守元气
 
  倍增信心,固守元气
 
  抓准“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的“牛鼻子”,孝南、汉川被评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7个县市区工商联均为省“五好”县级工商联。积极争取市委出台了《市领导联系异地商会和行业商会制度》文件,每个异地商会和行业商会都有一名市级领导联系,加强了孝感与各地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推动开展“五好商会”建设,截止2016年11月,孝感市有各类商会组织 175个,其中异地商会 37个,乡镇商会105个,行业商会33个,共有会员企业4800 家,实现了“有行政区建制就有区域性商会,有非公有制企业就有商会组织”。通过培植各级各行业商会组织“元气”,增强其造血功能,提升了服务非公企业的能力。
 
  培植经济统战工作“元气”
 
  一是指导商会组建。加强商会组织的指导管理,组建异地商会坚持稳步健康发展方针,坚持边组建、边规范的工作原则,努力做到成熟一家,发展一家。
 
  二是规范会员发展。加强对新发展会员企业的走访调查,规范入会程序,注重会员质量。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商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把商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商会发展意见,建立商会评价体系、商会交流培训机制、商会企业发展动态信息反馈机制、财务管理制度、会费收支使用等制度,规范商会行为。
 
  固守企业发展“元气”
 
  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非公企业健全管理机制,建设企业文化。孝感舒氏集团是一家以生产胶带为主的民营企业。近年来,通过引进现代企业制度,严格企业管理,在这次经济下行周期,企业产能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占同行业50%以上,比上年增长12%。
 
  呵护信誉,提升贵气
 
  搭建党建平台
 
  积极参与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孝感市36家异地商会中成立党组织的有33家,成都、昆明、北京等地孝感商会还成立了流动党委。
 
  搭建光彩平台
 
  今年实施了“五个一”举措,引导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异地商会、行业商会开展“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活动,和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截止2016年11月,全市共组织181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86个贫困村,实施扶贫项目174个,投入资金8.19亿元,帮扶3975户,安排就业1.8万人。
 
 
  出台了孝统文【2016】2号《孝感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据此接收公益捐赠和组织实施精准扶贫项目。全市有80多名企业家捐资近5000万元,投入精准扶贫项目300余个。
 
 
  如恒安集团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向孝感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200万元,资助孝南区卧龙乡两个贫困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年7—8月的抗洪救灾捐赠活动中,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各级各类商会紧急行动,刘宝林等民营企业家以及上海、乌鲁木齐、昆明、成都、重庆、遵义孝感商会会员慷慨解囊,踊跃参与救灾活动,捐款金额达2200万元。
 
  搭建非公企业服务平台
 
  我市紧扣省委鄂发【2011】9号文件精神,现有4个县市区非公企业服务中心基本建成,每个中心批准事业编制2—3个。在非公企业中开展网格化服务试点,借助社会管理平台,为非公企业提供法治服务、治安服务、金融服务及政务服务,打通与政府部门最后一公里,市县工商联作为第三方进行网上评估,有效克服服务非公经济“玻璃门”、“弹簧门”的问题,既督促有权部门廉洁高效服务,又避免非公企不走正道、走偏门的问题。
 
  搭建参政议政平台
 
  做好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积极推荐优秀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增创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