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龙》杂志:百年大党是怎样炼成的

——李洪峰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21-06-16 14:12:20 【阅读

来源:《龙》杂志      字体: 【大】 【中】 【小】
  

  《龙》杂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刊”日前发表李洪峰的署名文章。题为《百年大党是怎样炼成的》。全文编发如下:


  百年大党是怎样炼成的


  李洪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观察中国,首先要观察中国共产党。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我们深度观察中国、深度观察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重大契机。


1623823619335065822.jpg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油画 何红舟 黄发祥)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什么说是开天辟地?这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根本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飞跃;这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地位,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转变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面貌,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党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党之路,走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军之路,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国之路。百年大党,是远大之大,我们党目标远大、前程远大;是博大之大,我们党襟怀博大、格局博大;是强大之大,我们党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强大的领导力、执政力;归根到底,百年大党,是伟大之大。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经天纬地,顶天立地,感天动地。我们党开拓了伟大道路,举起了伟大旗帜,担当了伟大使命,创造了伟大业绩,锤炼了伟大精神,作出了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生于忧患,历经磨难;流血牺牲,千锤百炼;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精神坚韧,初心如磐。我们党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自觉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经受“四大考验”,防范“四种危险”,在斗争实践中锻造了钢铁般信仰,钢铁般信念,钢铁般组织和钢铁般队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领导骨干和杰出人物、伟大人物、领袖人物。伟大的党,领导了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事业,造就了伟大的党。


  百年大党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强党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从根本上说,旗帜、道路、党的领导和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强党之路的四大基石。


1623823675964046248.jpg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 油画  詹建俊


  一,中国共产党强党之路的第一大基石是旗帜,中国理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烈理论自觉和坚定理论自信的伟大政党。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执政力,首先是理论上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执政力


  在我们党内,第一个把理论看作是旗帜的是毛泽东。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而对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最大的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李大钊和陈独秀。


  我们党在遵义会议以前,没有形成稳定的、成熟的、有能力的中央,理论上不成熟是一个根本原因。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向忠发、王明、博古等,在实践上都不懂中国国情,看不到农民的伟大力量,看不清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理论上都没有自己的东西,言必称希腊;都不懂军事,不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遵义会议以前,从1925年到1934年,毛泽东先后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重要著作。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从中国革命走过的曲折道路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理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开始用很大精力从事理论著述。从1935年到1945年,在延安,毛泽东又写出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论联合政府》等一批重要著作,这些著作,我们党内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写得出来。


1623823714876023222.jpg

1938年,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中写光辉著作《论持久战》。


  列宁说,没有革命理论,就没有革命运动。毛泽东成为中国革命领袖不是偶然的,决定性的是他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战略家的卓越品质。毛泽东是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革命伟大实践中生长起来的革命家,他务过农、做过工、当过兵,对中国社会进行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有极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修养。他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特点和中国革命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透了中国的基本国情,讲透了中国为什么要革命,怎样革命,谁来领导革命,依靠谁来进行革命的基本道理,从而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它标志着我们党理论上的成熟,我们党第一次有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形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二次飞跃和第三次飞跃,标志着我们党理论上的发展。这三次理论上的历史性飞跃,使我们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从新中国、新时期到新时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


  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我们党实践上的三次伟大飞跃,同理论上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基本上是相对应的。毛泽东思想对应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应中华民族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对应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

1623823757236039867.jpg

《攻占总统府》(画家陈逸飞、魏景山于1977年合作创作的革命油画。)


  二,中国共产党强党之路的第二大基石是道路,中国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全党同志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开始郑重寻找和选择中国革命道路。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写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信给远在法国蒙达尔尼的蔡和森,明确宣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同时详细分析比较了各种意见和方案,对蔡和森“应用俄国式的方法去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表示深切赞同。1921年1月1日、2日,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两次发言,明确指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这两篇文献已经分别收入了《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书信选集》并作为开卷篇,它们是毛泽东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的标志性文献。《毛泽东选集》的开卷篇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1925年12月1日写的这篇文章,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联合力量问题,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1927年9、10月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并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创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也是战略的山。井冈山由此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起点,也成为中国革命战略,包括游击战战略、持久战战略、人民战争战略的历史起点。在1927年至1949年的二十二年中,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制定和领导执行了使革命由惨重失败转为伟大胜利的总的战略和各项政策。如果没有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中央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指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无与伦比的伟大丰富,无与伦比的艰苦卓绝,无与伦比的苦难辉煌,无与伦比的坚实厚重。它是伟大的英雄画卷,它是伟大的精神宝库,它是伟大的信仰丰碑。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有2000万。他们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大多数无名无姓。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96万。长征中红军指挥员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员平均年龄不到20岁,最小的13岁。长征路上平均每300米,就倒下一位烈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19.7万多名志愿军烈士血洒疆场。党的十八大以后,1800多名扶贫干部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征程上,为八年时间全国近一亿人口实现脱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英雄烈士,他们为祖国而拼搏,为人民而奋斗,为信仰而献身!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了不起!有这样的仁人志士,有这样的优秀儿女,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最重要的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也是党的第一任总书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只有58名党员。但却在当时270多个政党和组织中脱颖而出,蓬勃发展;筚路蓝缕,奠基立业;昂扬奋发,开创未来,发展成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460多万基层组织,在14亿人口大国执政的世界上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靠的就是走信仰之路,筑信仰之基。


  当时58名党员,只有一名工人出身,其他均为知识分子,其中25名北京大学毕业。13名一大代表,大学学历的有8人,其中4名留学日本,4名北京大学毕业;中师学历的有4人,其中3名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只有一名是中学学历;平均年龄28岁。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有三个显著特点:他们是知识分子的集合体,青年的集合体和信仰的集合体。他们大多出身于中等收入以上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是救国救民的共同信仰使他们聚集在一起。而这些人后来有不同结局,也是由于有的改变信仰、走上不同道路所致。


  老一辈革命家,最令人景仰的,是他们信念如一,信仰如一,操守如一,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永远的榜样,光辉的榜样。瞿秋白用《江南第一燕》抒写自己的革命激情和理想:“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李大钊则用《神州风雨楼》抒写再造神州的雄心壮志:“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夏明翰在刑场吟成就义诗,表达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朱德曾是云南救国军少将旅长,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抛弃高官厚禄,远赴欧洲。他八十九岁高龄挥笔写下“革命到底”条幅,以明心志。周恩来青年时期在印有德国革命家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给邓颖超写道:“愿我们两个人,和他们两个人一样,将来共同走向断头台。”


  一位诗人写道:“你们从没有路的地方走来,是为了让一条路站起来!”这条路就是中国革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开创中国革命道路,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开了中国道路的恢宏画卷,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伟大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首先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苦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根本道理。增强战略定力,坚定党的领导自信。感悟思想伟力,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性。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1623823800024030514.jpg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周恩来和毛泽东等在天安门城楼上。


  三,中国共产党强党之路的第三大基石是党的领导,中国领导力量。在我们党全部经验中,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党和人民的奋斗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是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的自身建设史,也是党的领导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走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就担当了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责任。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特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内在特质,就是党的先锋队性质,就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有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最集中、最有组织纪律性、革命最彻底。而这些内在特质是别的政党和政治力量所没有的或不具备的。讲党的领导,要讲选择论,要讲形成论,更要讲决定论,决定论更带有根本性。正是这种内在特质决定了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内在特质不是固有的,而是在革命实践包括社会革命实践和自我革命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逐步锤炼和积累起来的。


  靠什么来实现和保证党的领导?决定因素是干部。毛泽东抓党的建设,邓小平抓党的建设,主要都是抓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这个决定因素,而且始终抓得很紧很紧。战争年代,部队师以上干部,毛泽东是抓到人头的。新时代必须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摆在更重要位置来抓,经过长期努力,造就一支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宏大的,党和人民信得过、政治上靠得住、本领上过得硬、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队伍靠得住、过得硬,党的工作就有了依托,人民群众就有了主心骨,就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的本质,是先锋队建设,是领导力量建设。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强国必先强党,强党引领强国;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跟进到什么阶段。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怀国之大者,密切联系党的历史使命和战略目标建设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扎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努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党尤其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1623823835140032004.jpg

1984年1月29日,邓小平视察广东深圳、珠海经济特区。


  四,中国共产党强党之路的第四大基石是人民,中国动力。人民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动力,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和力量源泉。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和执政力的广大而深厚的基础。


  毛泽东讲过,“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丢掉这两条根本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邓小平讲过,“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习近平讲过,“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两个相信”、“两个离不开”、“三个不能忘记”,根本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是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定盘星,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根本政治导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1623823889031083715.jpg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到中央新闻单位调研。


  2020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一个英勇壮举,一个人间奇迹,这两件大事,是我们党新时代为人民服务谱写的辉煌新篇章。


  高以下为基,国以民为本。一个政党在历史发展中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关键是看它同人民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说到底,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人民信赖支持是根本原因,这也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腐败。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反腐败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藏身之地。还要清醒看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顽症,严重销蚀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执政力,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和党的形象,务必标本兼治,彻底根除,努力使党的作风发生革命性进步。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越是长期执政,越是历史转折关头,越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越要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群众利益无小事。作风问题无小事。全党同志要永远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使命,永远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个根本道理,永远不脱离实际,永远不脱离群众。


  (作者李洪峰,为上海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央纪委驻原文化部纪检组组长。原文刊载于《龙》杂志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