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统战文化博览汇年度展演近日在武汉上演,从全省统战系统创作的统战故事库中精选的10个节目登台演出,展示革命先烈同仇敌忾护山河的英勇事迹,以及广大统战成员踊跃投身支点建设的火热实践。
此次展演为2025年湖北统战文化博览汇(以下简称“统博汇”)画上圆满句号。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统战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统战精神、蕴含统战之道,彰显统战价值,是统一战线的精髓所在。
如何理解阐释统战文化,加强统战文化建设,更好运用文化开展统战工作,提升统战工作引领力?今年,湖北创新举办统博汇。
作为文化统战工作综合展示平台,统博汇从4月持续至9月,围绕研讨、展览、竞赛、展演、活动五大系列,实施十个主体项目。活动聚合文化、文物、文艺、文创等形态,以喜闻乐见、可视可感形式,讲好湖北统战故事、展示统战文化魅力。
湖北是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发祥地,也是统战历史文化富集地。
聚焦文化,统博汇推出“东湖论坛·遇见文化”系列活动。荆州楚文化、黄冈红色文化、武汉知音文化、宜昌三峡文化、随州炎帝文化、襄阳三国文化、咸宁茶文化、十堰武当文化、荆门屈家岭文化、黄石矿冶文化、鄂州吴楚文化、恩施巴楚文化、孝感孝文化,13个市州结合各自特色,端出13场“遇见文化”盛宴,在荆楚大地掀起“统战文化热”。
其间,配套开展“寻美湖北·发现文化”系列活动,全省网络大V赴各市县沉浸式感受人文历史、统战文化魅力,用新视角、新技术、新媒体记录和传播大美瞬间,进一步推动统战文化“出圈”。
文物跨越千年,架起古今对话之桥。统博汇期间,湖北举办“融在楚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体现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圈交流互动和跨区域文明一体化发展的石家河彩陶纺轮,彰显民族团结的《昭君出塞图》,反映多元文化在湖北交融的“青瓷胡人骑狮插器”,见证族群交融、文化交流、利益相通的“楚王媵随仲芈加鼎”……150件(套)珍贵文物立体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吸引50万余人次前来观展。
讲好统战故事是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十个主体项目之一的统战故事视听荟,将统战历史、故事以情景剧、舞台剧、音诗画、小品、戏曲、讲演等方式娓娓道来。
湖北统战系统各单位立足各自资源禀赋,积极参与创作。以抗日战争期间“宜昌大转运”为原型创作的情景剧《激流夜航》、讲述跨越80多年两岸情缘的《家书》、记录一代代统战成员接力守护丹江碧水的《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讲述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大学生支教团接力支教西藏的《“格桑花”开别样红》……一个个原创统战故事接力上演,让统战文化可视可听,引发统战成员情感共鸣。
如何以文艺之美涵养统战之魂,以创新之力激发团结之智?统战文化创意作品展给出答案。湖北精选全省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及港澳台侨代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战成员的佳作200余件,从创意、绘画、非遗、书法四大板块,展示统战成员风采,彰显统一战线时代活力。
在实践基础上,湖北加强理论研究,在今年统博汇期间组织撰写了10项理论研究新成果,包括中华文化统战智慧篇、荆楚文化统战思想篇、湖北经典原创统战故事集、湖北统战文化创意作品集、党的统战佳话学习专辑、荆楚统战文化主轴图鉴等,为湖北推进文化统战工作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宋俭指出,湖北统博汇将文化元素嵌入统战工作各方面、融入联谊交友全过程,推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统战领域具体落实。其创新统一战线话语体系、叙事模式、传播方式、呈现形式,彰显了文化在联人、联谊、联心上的独特魅力,为新时代湖北统战工作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动力。
经过两年实践,湖北文化统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湖北已建立全省统战文化资源名录,培育统战文化知名地标10个、体验线路37条、统战文化阵地100余处、原创统战故事100余个。